发布日期:2025-06-22 浏览次数:
当全国500所高校集体跳上AI牌桌时,没人告诉二本院校的同学们:这桌麻将可能得站着打。没人告诉二本院校的同学你虽然是学人工智能专业的,但是一切人工智能的繁华都和二本学生无关。
同学,我们招AI测试员,但得先签个五年卖身契?华北某二本招聘会现场,人工智能专业的小A攥着简历,感觉像被拉进拼夕夕砍一刀群聊。另一家更直接:工资先发七成,剩下的算培训费,离职?违约金了解一下?辅导员在后台急得直转圈:快投!这届就业率就靠你们了!
这届AI毕业生就像拿到了过期的优惠券——明明写着人工智能专业免单,结账时却被告知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。小A的学长为了转行当码农,斥巨资报了5万块的培训班;学姐更绝,直接卖课给职高:教他们怎么用AI画饼,这总行了吧?
入学时的科幻梦碎得猝不及防。2020年夏天,小A就是被机器人总动员的招生简章忽悠进坑的。以为要造高达,结果学了四年如何优雅地给照片拉框。实习第一天,她发现自己成了AI流水线上的质检员,工资按拉框数量结算。这哪是工程师,分明是电子厂高级工啊!
更扎心的是,母校的课程设置完美避开所有硬核技能。老师说了,算法编程是985的活儿,咱们专注培养需求分析决策人才。小B吐槽:翻译过来就是——教AI怎么画饼,再教企业怎么接饼。
就业市场比导师画的饼还虚。市里招聘会招主播:美丑不限,要会才艺;计算机专场混进去发现:人家招Java工程师,我们连Java和JavaScript都分不清。最后学院祭出大招:没就业的统签假协议静向月中行,记得背熟虚拟公司名称应付抽查。
回老家乡镇吧,月薪三千有双休。父母这波反向安利,让在招聘会吃了三天闭门羹的小A竟有些心动。毕竟,比起被AI替代,被家乡体制收留好像更有尊严。
当985学子在算法岗卷生卷死,二本AI人正集体表演空中飞人——考研的悬梁刺股,转行的重金镀金,剩下的在天台思考:当年那部科幻电影,是不是应该申请精神损失费?